簡單講,後搖滾意味著,用搖滾的配器做非搖滾的音樂。吉他不刷扣、彈solo,只用來製造一些聲響;再運用許多電腦科技,合成技術、取樣、電子鼓節奏等等,在以往這些元素如果被用在搖滾樂團上面,馬上會被恥笑,記得VAN HALEN當年加入鍵盤的時候被冷嘲熱諷的慘狀吧。而在後搖滾陣營裡,這些當年不入流的東西,用起來可比吉他solo或是雙大鼓多的多。

曾經有美國朋友開玩笑說,後搖滾就是那十幾二十人的小圈圈自己玩起來的,現在我們所稱的後搖滾名人(團),大多數來自芝加哥,在DRAG CITY、Thrill Jockey、Kranky幾個廠牌底下,開始玩大風吹,出了一系列的專輯,成為一股潮流,我們會將這股音樂潮流稱為後搖滾。

這樣講當然是不夠嚴謹的。

比較安全的講法,與其說POST RCOK是音樂類型,還不如說那是一種作音樂的概念、想法、或是意識型態。無疑的POST ROCK並不是外星物種,也是由一群人慢慢的創造出來,他們依藉著破除一切形式主義的想法,在原有的搖滾樂、爵士樂、室內樂、民族樂等等範疇裡去揉合、突破、實驗、與創新,而之所以我們還稱他們的作品或是行事風格為後搖滾(還有「搖滾」這個字),也不過是後見之明。

文獻回顧一下,最早出現後搖滾這個詞的地方在英國的嚴肅性音樂刊物「The Wire」。1994年,五月號,刊出Simon Reynolds寫的一篇長文---「shacking the rock narcotic」,裡面提到,由於許多開創性的搖滾團體,用了許\多「虛擬」的手法,例如,把傳統搖滾裡經常用的吉他刷扣樂句,用一些取樣自其他唱片的聲軌給替換掉,例如一段Disco節奏或是一小段很聳的合成器音色等等。這樣的搞(想)法,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樂種,Simon認為要他們一個新的名詞,就是POST ROCK。

到了1994年,後搖滾這個名詞才首度出現在媒體上,當然不代表在這之前就沒有後搖滾這樣的音樂型態,在九零年代之前,就有一大堆實驗派的老學究和浪人不斷的思考、創作、辯証、解構、再解構音樂本質上的問題,也給後搖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;既然是一個大問題,搖滾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和意識型態,自然不能不撩下去攪和一番。

是與不是

必須強調的是,許多的音樂名詞,都不是規範性的定義,只是歸納的結果,因此這些名詞本身的內涵即是模糊不清的,並沒有很明顯、可以辯明的界線,後搖滾也一樣。因此最快了解後搖滾的方法,就是找來聽!Simon Reynolds認為,第一張後搖滾專輯是Slint在1991年出版的Spiderland(另外還有Talk Talk的Laughing Stock),接著,到了1996年Tortoise的「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」成了一個可以被辨識的里程碑,而從Tortoise的團員們延伸出去的各種團體,早就以美國芝加哥為基地,像蜘蛛網一樣的到處連結、吐絲,交織出一幅「後搖滾」的圖像。

所以,以下這些名字都或多或少會和後搖滾連結在一起:

the Sea and Cake、Labradford、Jim O’Rourke、John McEntire、Sam Prekop、Flying Saucer Attack、Mogwai、Sonic Youth、Gastr del Sol、Main、June of 44、Stereolab、Trans Am、Dirty Three、Terantel、Sonna、Sigur Ros、Windsor for the derby、Bedhead等等。

見山不是山

等你真的找了這些東西來聽以後,你一定會發現「怎麼差這麼多?」沒錯,這就是後搖滾,聽到最後,又會發現,那些團怎麼怪,突然做起舞曲,唱起民謠來了,那就對了,既然這些後搖滾家族,他們創作意念和動機本來就是在打破規則,身為聽眾,又何必去拘泥,限制我們的耳朵與腦袋呢?

[原文刊載於小白兔音樂通訊第四期]
http://www.wwr.com.tw/?board=style&sid=5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eemos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